MBATalk

民眾為何愛吃地瓜?研究顯示:情感和附加價值最為關鍵

2020-08-10

責任編輯:王挺安

無論是在市場、路邊攤,或者是便利商店,不難看到地瓜的蹤影。如此常見的食物受到早期農村社會影響,多數人會將地瓜視為貧窮或困苦的象徵;但因其豐富的營養和高膳食纖維,如今已成為廣為人知的健康食品。

民眾有更多元的產品可以挑選,但為什麼就對地瓜情有獨鍾?甚至從2007年的全家便利商店開始販售烤地瓜,時至今日,四大超商均有販售?最新研究顯示,「情感價值」與「附加價值」是影響地瓜消費意願的前兩大因素。除此之外,每月支配所得越高的消費者,越願意購買價格不高的地瓜。

地瓜竟然是外地傳來的?

地瓜原產於中南美洲,十七世紀透過福建移民帶入臺灣。因為臺灣氣候環境非常適合栽種,在產量穩定下成為民眾主要食糧和澱粉加工的重要原料,亦是禽畜飼養的主要飼料。專營飼料產業的興起,曾經讓地瓜需求量一落千丈;但近年因為餐飲業吹起健康和養生的風潮,地瓜提供的營養功能讓國人對其需求更上層樓,甚至在便利商店都能吃到熱騰騰的烤地瓜。

消費者購買地瓜的兩大因素:情感價值、附加價值

有些人買地瓜是因為地瓜便宜、有些人則是因為喜歡地瓜的口感和味道。儘管每個人買地瓜的原因不盡相同,但研究結果顯示,地瓜的甜美會讓消費者品嚐的當下產生愉快的心情,這就是其「情感價值」。地瓜另可幫助消化、補充活力,且在多元通路均可購取,這樣的「附加價值」,也會讓消費者更加願意消費地瓜產品。

能支配越多錢的人越喜歡吃地瓜?

地瓜,可謂「國民美食」!

因為其購買意願不會因為性別、年齡、學歷、居住地及身份別之不同,而有差別。特別的是,平日可花費金額和購買地瓜頻率越高的消費者,地瓜購買意願就會越高。因為他們已經習慣進食地瓜,也都瞭解地瓜是提供多種營養的健康食物。更有趣的是,每月支配所得高於四萬元的消費者,他們更傾向消費有機、產銷履歷及高品質的食物,地瓜便成為他們優先的選擇。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