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責任編輯:王挺安
豬肉是臺灣人最常食用的肉品之一。走在路上,幾乎都有販售豬肉的製品,光是豬肉就佔國人總肉品均消費量46%之多。臺灣雖然歷經過口蹄疫的侵襲,因而讓國人失去信心。但經過政府與豬農的長年努力,豬肉製品早已獲得國人的認同。趁著此番口蹄疫除名,國產豬肉將有機會外銷至全球各地。我們也來一探國人在購買豬肉時,到底會在意什麼?
最新研究指出,豬肉若有產銷履歷、有注重人道飼養、生產環境衛生,以及豬肉有品牌、標章、產製記錄等,都會讓國人更願意購買。
產銷履歷 從生產到銷售一手掌握
食安事件層出不窮、為了落實永續農業展望,農委會很早便在國內開始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安全、永續、資訊公開的農產品,不僅能追溯完整生產記錄,亦能與市場做出區隔。像是透過豬肉的產銷履歷,就能讓消費者掌握到每塊豬肉的來源,從生產到加工、販售,都會有完整清楚的流程。
消費者優先考量具有信任感的廠商
每位消費者在購買豬肉時都有不同的考量,豬肉產銷履歷能讓消費者掌握豬肉的完整資訊,使消費者對該豬肉產生更多信任感,以及「安全」和「正直」的印象,進而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而豬肉的品牌信譽、產品品質、衛生標準、可溯源性等外在屬性為消費者購買時的優先考量,他們據此判斷豬肉的好壞。
什麼特質的人對豬肉的消費意願低?
有趣的是,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廢水零排放、低污染發展、善待員工與豬隻)的消費者,因為了解畜牧業帶給地球的嚴重負擔,自然也沒意願購買豬肉;而越在意肉製品品質新鮮、無藥物殘留與食物安全性的消費者,對購買豬肉的意願也會越低,因為他們對該類產品要求會極高。此外,研究也發現,注重高品質豬肉且有足夠財力的消費者,會有意願支付更高的價格;此願付價格與是否重視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或是對產銷履歷的信任感,並無直接關聯。
該研究中總結,消費者相當注重豬肉的產銷履歷,因此政府應加強產銷履歷的審核,定期對廠商進行抽查檢驗以維持公信力,讓消費者因為有產銷履歷標章而更安心、更願意選購。而隨著綠色環保和友善飼養風潮的興起,廠商也應順勢投入研發,並透過網路和廣告讓消費者了解,他們豬隻的飼養是兼具人道與環保、且豬肉製品生產是安全無虞的,才能建立品牌形象以利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