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世代差異!水產的享樂元素竟成了新興消費動機?

2020-08-10

責任編輯:彭思伃

過去農業時期鮮少出現在飯桌上的高級菜色「水產」,通常只有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或病後調養等重大時日,才會整盤端出打牙祭或進補。隨著漁業養殖技術的進步、保鮮技術的發展,現今的水產料理儼然成為了稀鬆平常的菜色。

最新研究指出,現在的消費者購買水產的動機已和以往大相逕庭,水產從過節、喜慶、祭拜、進補時才會採購的時節性食物,逐漸轉變成能夠助興開胃或滿足趣味的享樂型食物。

滿足口慾、享受樂趣,才是購買水產的主因

由於在農業時代水產價格昂貴,若非因應逢年過節的祭祀,或是探訪生病親友時的進補品,在沒有特定目的下,消費者多半不會選擇購買。如今隨著養殖與保鮮技術的日益改良,水產種類更多元化之外,價格也愈趨親民。

在這樣的新興消費型態下,消費者吃水產的主要原因不再來自於其所提供的美容和營養價值,抑或吃水產代表體面和尊榮的地位象徵。消費者購買水產時,開始會以是否能提升個人享受做為考量。如果能在品嚐水產的過程中滿足消費者的口慾,使他們享受當下與親友共吃美食的歡樂氣氛;或是水產外型與口感鮮美,能抓住消費者的感官,皆是促進消費者購買意願的關鍵誘因。

惠顧動機主導消費行為!

除此之外,消費者在購買水產時會受到惠顧動機和理性動機所影響,其中以惠顧動機強勢主導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水產消費者很容易因為熟識店家、習慣煮食、賣場乾淨,與節慶需求等因素,提升他們的購買動機。有趣的是,水產品的精美包裝和名人推薦都不是刺激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不過,該研究尚未釐清情緒動機,是否會降低消費者對水產的消費意願。

水產的產品屬性在當今已從實用性質轉變成享樂性質,倘若能夠將水產的享樂屬性鑲嵌入情緒動機,讓消費者能夠在購買水產時獲得心理和情緒上的滿足,藉由「品嚐水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來提升消費者的情緒動能,將有更大機會能提升購買意願與整體消費成交量。另需要注意的是,理性動機和惠顧動機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動機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強調水產的感官層次外,維持良好的水產品質與顧客黏著度,才能激發消費者的採購意願。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