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如何叫好又叫座︰結合科技以突破養殖漁業困境

2020-09-27

「既然要做,就要做不一樣的!」

顏總一邊打開通靈漁夫APP,同時不忘介紹他們的過人之處。他透過APP即時管理蝦子的數量,將養殖經驗數據化以達到精準投料和疫病診斷等功效。這樣的科技養殖,著實令人讚嘆。

成立台江漁人後,顏總便全心投入事業、大膽研發,像是研發出屬於魚蝦的養生配方,經由草本養殖的方式提升魚蝦抵抗力和抗寒力,同時還養殖出低鈉高鋅鐵的草本魚蝦,創造養殖漁業新價值。此之,顏總更積極與大學教授及業界先進合作,開發微生物製劑來分解魚塭的底泥,減少病菌問題;發展節能機具,大幅降低電費成本,以提升了機具的效能。

顏總不斷推廣生態養殖及規劃漁業節能省電之道,不僅讓他在2011年榮獲產銷履歷達人,所研發的機具更獲得日內瓦發明獎的金牌及銀牌,將台江漁人的招牌發揚光大。
 

在顏總對養殖漁業如此用心的管理下,很難想像最初他是非常抗拒繼承養殖漁業。年少時,他就看清養殖產業的辛苦,一踏入社會便在補教業工作。但因為雙親年邁,再加上商機的驅使下,顏總返鄉接掌已經傳承了五代的虱目魚業。那時,他便立志要成為不一樣的養殖漁業者。

顏總盤點臺灣養殖漁業的問題,比如說,沒有旗艦性產品、缺乏品牌經營與行銷通路、品質不易提升易影響通路價格,這些問題都是間環環相扣。同時,目前漁民較無永續生態和循環經濟的概念,容易陷入高密度養殖及價格競爭的窘境。因此,顏總便規劃以台江地區做為經營範圍,成立台江漁人的品牌。
 

為了提高養殖漁業的產品價值及經濟收益,顏總開發了旗艦型產品、研發智慧農技,亦推動自有品牌。他更計劃以台江為基地,發展六級化產業(即一級魚塭養殖、二級漁獲加工,最後結合台江美食及南灣碼頭來發展生態旅遊)。十餘年來不斷的研發及創新,激盪出傳統養殖漁業的新思維,但面對未來的發展,仍有許多資金、人才與品牌的挑戰需要克服。這些挑戰包含︰如何讓台江漁人的產品叫好又叫座?公司欲創新業務,但考量到人力和資金等問題,無法實質運轉。

台江漁人受到許多媒體採訪和報導,這確實有讓品牌效益逐漸發酵,不過如何有效規劃以提高產量與產值仍須進一步思考。此外,台江漁人本身擁有龐大多元的研發技術,如何進行更有系統性的規劃?仍困擾著顏總。

顏總不斷腦力激盪,希望能將台江漁人的理念實踐擴散於全世界。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