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當高跟鞋一腳踩進溫室

2020-09-27

臺灣位處亞熱帶及熱帶,夏有颱風、冬逢寒害。如此具危險性的氣候逆境不利於臺灣作物的發育栽植。望向窗外溫室的作物,皆展的沈董笑著說,現在的農民已經無需像過去一樣,擔憂辛苦種下的作物泡爛和受寒。

有感於早期農民溫室種植的觀念不普及,沈董與胡執行長動念協助農民,創立皆展發展各類型園藝及不同類型作物對應的溫網室和器材。用近30年的經驗累積,辛苦的經營,從規劃到施工都難不倒皆展,而皆展在臺灣溫室產業已佔有一席之地。

隨著全球化貿易的來臨,皆展早就著手佈局國際市場,除了在中國及越南建設新廠,更積極在東協各國拓點。在溫室產業逐漸飽和的市場中,沈董認為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能在這片市場中被更多人看到。
 

皆展的創立,源自於沈董看見臺灣農民面臨天災、土地過度開發,與臺灣進入WTO後面對自由貿易所帶來的衝擊,不捨農民遭遇的困境而籌設。希望透過先進材料和智慧科技設備打造出來的溫室,來讓農作有優質的生長環境,也讓農民不用再看天吃飯。

經歷過農業上下游不停地淬鍊與整體產業環境的洗禮,皆展除了擁有可以滿足客製化產品的專業技術人員外,長期配合的廠商有互相依存的合作關係,更能整合成一條龍的溫室服務。但面對全球化的市場,臺灣溫室廠商多採單打獨鬥的模式,缺乏產業整合,也因此無法造就群聚效應。

皆展具備優良且純熟的技術,亦發展出整廠輸出、溫室應用,及升級的服務。從過去的簡易溫室發展到目前精密耐用的玻璃溫室,不僅提升皆展在溫室市場的定位及層次,也讓臺灣的農業科技耀眼於國際舞台。
 

近年氣候變遷劇烈及天災的增加,造成農作物產量及品質的不穩定,透過設施環境來控制生產,會是克服逆境的良方。而溫室的需求逐漸增加,也顯現出溫室產業的發展潛力。

皆展在同行中雖然突出,但沈董對臺灣溫室產業缺乏整合而感到憂慮,雖然農政單位增加補助金額,但對更多競爭者而言,反而容易陷入削價的惡性競爭。沈董認為,與其他廠商做出區隔是皆展未來的發展重點。一在於如何開發皆展的核心專利,擺脫專利技術多為國外所有之問題。再來,思考委外工程如何達到皆展品質一致性,延伸出皆展的售後服務以增加客戶的忠誠度。最後是跨足國際市場時,如何引進專業人才,融入當地市場並克服關稅貿易的障礙。

這些問題若能一一解決,相信必能成為皆展與其他廠商的區隔,同時對未來皆展整體營運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