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來!再來一張!」
彰化田尾鄉的著名景點——公路花園,向來深獲國人喜愛,遊客從各地不遠千里前來田尾,求的就是一張張能留念的美照。
「田尾鄉每年可都是湧進百萬人來看花呢!」許鄉代看著熙攘的人潮,一邊笑著說道。
田尾向來以花田景觀著名。每到花季,上千頃的花卉開得繁盛,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也因此擁有「花田城市」的美名。會有如此寬廣的花田,必須歸功於政府早年即將田尾核定規劃為園藝觀光專區,維持花卉聚落才會有今天的規模。
2019年末,「城鎮之心」計畫揭開序幕,但許鄉代眉頭深鎖,認為該計畫應該需具備更完善的規劃。事實上,振興田尾產業的重要計畫屢次出現延宕,以致錯失轉型契機。許鄉代心中也不停琢磨,思考著該如何帶領田尾鄉度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田尾鄉的土壤及空氣都很適合種植花卉,因此一直都是全臺灣最大的花卉集散地,曾經有將近七成的花草都透過田尾批發至全臺。廣大的花田除了有助於外銷和批發之外,亦變成觀光旅遊勝景,其帶來的遊客如織也成為一大商機,再加上運輸業的興起,以及花園形象商圈計畫的申獲,讓鄉民紛紛思考觀光轉型的可能性。
2004年在田尾舉辦的臺灣花卉博覽會,創下當地轉型後觀光人潮的新高峰,有將近150萬人次的民眾曾經逛過田尾花博。綿延10公里的百花自行車道,周邊還有老街、文物館、溪洲公園,可供遊客享受悠閒的假日時光,旅遊資源可謂相當豐富。
除了內銷市場,田尾過去係以外銷菊花聞名,然遭逢跌價和滯銷的困境,鄉民轉作蘭花,並成為主要的出口花卉。花農間彼此同心協力,即使面臨荷蘭和中國兩大國夾殺,臺灣蘭花仍佔有全世界市佔率的三分之一。當地花農的經營理念從同行相忌到同行相聚,只為讓田尾變得更好。
今日的田尾公路花園的風光都仰賴花農們的團結齊心,及讓田尾不斷變好的共識。但自2013年參觀人次高峰之後,時至2018年遊客已流失近三成,這對商圈來說是一個警訊。許鄉代認為,近年來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使得公路花園不再是唯一選擇;再加上商圈店家將重心放在批發,導致店家對觀光品質的共識,不足以讓遊客產生重遊的意願。而田尾鄉人口流失和地方政策等因素,讓鑽石地段化為荒蕪,就連地方組織之間的磨合都一再考驗著許鄉代。
「城鎮之心」計畫原意雖好,但缺乏通盤考量。例如:未盤點田尾花卉優勢,以致無法聚焦與其他花卉觀光區不同之特色;維持公路花園的觀光品質及設施;培育青農在田尾注入新活力;檢討並改善過去政策、地方組織的人事及衍生相關問題。許鄉代始終認為,具通盤性的規劃更能將田尾引領到更具規模、能量更大的花卉市場,進一步擴大花卉版圖。
即使這不是份簡單的工作,許鄉代仍將層層難題抽絲剝繭,希望找出對田尾花路公園最有利的方式,再次許田尾鄉一個未來。
2020-09-27│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