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創新宮廟文化!

2023-08-07

 

說到「義民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尤其是對客家人來說。許多客家人的小時候,一定都有個印象,那就是被爺爺或爸爸牽著手,去看一年一度的神豬比賽。雖然每年賽神豬的現場總是人山人海,但看到如此龐然的神豬時,小時候的自己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讚嘆與興奮。但若詳細地說到各地區義民廟的歷史與故事,相信就有很多人都不清楚了吧!今天就讓桃園四褒忠祠義民廟的宋狄釗副主任委員,來向大家說明說明吧!

大家有聽過褒忠祠嗎?位於桃園市的褒忠祠義民廟,創建迄今已有231年的歷史,從最早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而正式的修建則始於清乾隆56年(西元1791年)。宋委員驕傲地說到,當時倡議修建的仕紳,宋廷龍,正是宋委員的祖先呢!

而隨著時代與背景的更迭,日治時期下的臺灣隨著政府的農經改革成功,民生逐漸穩定且經濟也日益繁榮,在各地也因而盛行了改築或重修廟宇的風潮。在1949年時,十三庄信眾不捨褒忠祠義民廟的祠宇破舊,因而成立重建委員會,並主持重建義民廟,而甫修建完的義民廟也成為了當時南桃園的宗廟觀光勝地呢!

而說到義民廟,就不得不提到「賽神豬」!其實呀,賽神豬的紀載已十分悠久,從日治時期的日日新報中就有紀載。時至今日,每年參賽的豬的數量雖不如以往的龐大,但這項活動的意義與紀念價值,卻是無價的。

宋委員也感慨地說,大多信眾在目前的社會與環境影響下,已經無法像早期農業社會一樣,在家飼養神豬參與活動。也因此,為感念信眾們的熱情,平鎮褒忠祠自去年起,便將敬奉的神豬轉為美味的肉乾,與信眾分享,讓這份福氣,可以綿延下去。

最後,宋委員也補充地說,今年的義民祭與世界客家博覽會一同舉行,會於8月正式舉行,為期兩個月,也邀請大家一同體驗客家之美,有閒來聊。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