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草莓園的光輝與哀愁

2020-11-24

責任編輯:何柏霖、黃韋翔

冬春兩季每逢假日,總是有滿滿的人潮湧入苗栗大湖採草莓,遊客開心地吃著草莓,親子間滿足地一同參與DIY活動,這些景象看在山頂果園董事長范銹龍眼底,滿是欣慰。一連串的草莓產業鏈,孕育並帶動起大湖的商機,也幫助在地草莓業者提供民眾採果樂趣,實現他們心中深層的想望。

大湖為配合政府農業改革,成為示範鄉鎮,從原本種植適合作為原料加工的美國品種草莓,後來改種香氣濃郁、酸甜適中,能直接品嚐的日本品種草莓,因而打開了食用草莓市場的契機。而隨著東西向快速道路的通車、生產履歷驗證及週休二日實施,一間間草莓農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再加上媒體的報導曝光,開啟了大湖草莓採果觀光的商機,也讓大湖草莓聲名遠播。

即使能創造高人流且穩定的收入,但經營草莓農場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在這個以客為尊的時代,常常會遇到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走馬看花的團客逛果園、吃草莓,卻不消費,甚至還被遊覽車司機和導遊強要回扣;親子旅遊的小孩隨意破壞農場的草莓,將辛苦種植的草莓丟得滿地。種種行為皆讓范董心疼與無奈。

在這片美麗草莓園的背後,不僅需要在地業者培育高品質的草莓提供遊客採果,地方政府的政策,抑或媒體曝光也是讓大湖草莓產業能持續發光發熱的關鍵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應抱持著一顆粒粒皆辛苦的惜物心情,真情對待著這些草莓。因爲在果園成功的背後,大湖草莓業者付出的努力與辛勞是我們遠遠不能想見的。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