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責任編輯:嚴翊文、黃韋翔
每一塊土地都居住著,最初紮根於此的一群人們——原住民。
想到原住民,除了他們美妙的歌聲、深邃的五官及親切的笑容,我們還知道些什麼呢?身為臺灣原鄉之一的桃園市復興區,是一塊美麗的淨土,土地上種著果實碩豐且氣味香甜的水蜜桃。復興區曾庭筠總幹事輕輕摘下一顆水蜜桃笑著說,這是祖先在彩虹橋另一端留予我們的驕傲。
曾總幹事雖然從小在部落長大,但她的生活環境與當今社會主流和多元文化都息息相關。在大學時期,她開始省思自己的身份,透過不斷參與原住民事務、進行國外原住民交流等,來創建自己對原住民身份的認同與自信。但在此同時,也正有另一批在原鄉長大的孩子,踏入都市叢林。在面臨異文化的衝突後,會產生自我懷疑,反而開始否認自我的原住民身份。
泰雅族的文化非常景仰彩虹,族人認為祖先會在彩虹橋的另一端,看著子孫有沒有為自己的部落負責、是否團結。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對自己原住民的身份感到認同與驕傲。在擔任總幹事時,她曾舉辦過許許多多的活動,讓青農和老農之間彼此交流和對話,更優化了復興區當地的地方品牌。
發散著多元尊重與包容光芒的曾總幹事,熱誠地結合眾人之力,修補更多的不完美。她牽著族人的手,一一撥開了籠罩土地的烏雲,解決青年人口流失、人力不足,以及新一代身分認同的問題。
曾總幹事選擇挺身為青少年引路,試圖帶著大家,一步一步走向彩虹橋的另一端。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