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責任編輯:彭思伃、王挺安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又地處亞熱帶適合漁業養殖,因此台灣人一年愛吃魚,每人一年平均可以吃掉34公斤的魚,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很合理的價格享用各類新鮮的海鮮。但只要擺在架子上,你分的清楚花枝跟魷魚的差別嗎?想買到新鮮又便宜的海鮮也需要一些方法,因此葉哲愷分享了幾個實用的小知識。
第一個是辨別新鮮漁獲的方法:新鮮的漁獲眼睛透明呈圓弧狀,隨著擺放時間越久會逐漸變小;魚鰓也是辨別的方法之一,活魚的魚鰓是鮮紅色,死後會變深紅,看完魚鰓後可以看魚身,稍有黏性、不會太乾、太黏的的魚身代表牠是新鮮的;而最直接的方法是聞氣味,有腥味、臭味或是藥水味都不要購買。在台灣,許多地方都能買到新鮮又好吃的魚貨,如果有熟識的店家,可以請他們推薦,就能買到各類新鮮的海鮮了。
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冷凍海產的新鮮程度也不會輸給現流魚貨,除了原本就以冷凍方式進口販售的魚貨外,台灣的本身的養殖海產從魚塭到冷凍加工處理到販售都維持著低溫的狀態,因此新鮮度與現流魚貨差不了多少。此外,部分的細菌也可以透過低溫冷凍的方式去除,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
談了這麼多,最常被人類混淆的幾種魚類:魷魚、透抽、軟絲、花枝到底該如何分辨?首先是章魚,章魚有圓圓的頭,跟八隻腳;再來是魷魚,魷魚會帶著一個三角形的帽子,身體是咖色而且長長的;透抽有很多名字,像是中卷、鎖管、小捲、小管,外表長長的,翅膀是大三角型;軟絲跟花枝身體比較圓,軟絲翅膀較寬大;花枝較小,花枝身上有明顯一條條紋路。下次吃到這些海鮮,不妨可以當個海鮮達人為家人好友介紹喔!
說到這裡,有沒有更了解魚呢?台灣漁產豐富,魚含有豐富營養價值(DHA.PPA),可以讓你變聰明變長壽。所以說,一年吃34公斤魚的你應該很聰明,可以分清楚是什麼魚了吧。
2020-06-03│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