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青農返鄉創業行不行

2025-01-25

 

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在農村悠閒務農的清夢。但是,回鄉從農這件事有這麼簡單嗎?偉耘有機農場的黃柏凱合夥人如此問道。

來自宜蘭南澳的黃合夥人返鄉務農迄今已有七個年頭,今天就與大家聊聊青農返鄉,到底行不行?

 

黃合夥人目前兼任蘇澳鎮雜糧產銷班班長,帶領50位在地農民共同合作。南澳地區那無工業汙染的自然環境,為有機黃豆的種植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透過合作農友之間的相互合作,目前有機黃豆的種植面積已達35公頃,相當於1.5倍的大安森林公園。

雖說目前看起來已有一定的經營規模,但黃合夥人補充道,青農返鄉所接觸到的,處處都是問題。舉凡技術、經驗、資金、土地取得、社區關係,乃至目前最廣為人知的農業缺工問題,在在都考驗著缺乏資源的返鄉青農。

黃合夥人回應,資源其實是需要靠自己去找出來的。若缺乏的是技術資源,便可以參與農學院的進修課程,甚或可與改良場合作,來獲得生產技術的精進。而像資金資源,則可以申請農會的資金補助,也可以留意我國政府的農業政策與措施,只要符合條件,便能大膽申請,而上述這些資源都能成為青農堅實的後盾。

 

黃合夥人也分享著他的經驗,如在選購農業機械的考量上,要注意「適用性」與「稼動率」,需要因應農場情況去添購農機,而避免投資打水漂。此外,透過開發加工產品,如偉耘豆奶,使產品走向品牌化,便能更好地去拓展銷售通路,從而降低農產品的銷售風險。

此外,為了克服傳統農業的限制,黃合夥人亦積極導入智慧管理系統與建立生產SOP。透過生產管理ERP系統、遠端監控、生產輔助與生產紀錄等智慧導入,能有效地提升農作效率。黃合夥人特別提到,有一年因為受到颱風的侵襲,田間的大豆全軍覆沒,損失慘重。也因此,他導入有機黃豆生長模型,藉由AI的計算,以預測並避開可能災害。

 

黃合夥人的努力不僅得到了在地的認可,更獲得農業部的肯定,使其榮獲第五屆百大青農的殊榮。黃合夥人最後點出,返鄉青農有三個成功心法︰透過多角化的經營來分散銷售風險,導入智慧農業以降低生產風險,並善用自身優勢做出差異化產品。如此一來,青農返鄉創業,一定行!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