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責任編輯:嚴翊文
來自屏東的養豬農友蘇鵬,國中畢業後就去念獸醫科。之後發揮所長,回家繼承家裡的養豬事業。因為當時台灣遭遇口蹄疫,養豬時他總是想,該如何將那些為人詬病的豬隻排泄物、廢棄物,轉換成可以利用的資源,同時也去除汙染,也除去養豬業的汙名?
蘇鵬一改傳統的密閉養殖,因為他認為密閉的養殖容易造成環境衛生、空氣流通不佳,才造成病媒的散播。民國100年時他開始運用沼氣發電,不但同時可以改善環境,更可以將其轉化成綠色能源,為環保盡力。因為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沼氣是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
不僅如此,沼渣發酵後也可以做成肥料,用來養植農作物,成為沼渣沼液皆再利用,回歸農田的第一人!「糞是地裡金,豬是家中寶。種田不養豬,好比秀才不讀書。」他們的蔬菜和豬肉主打安全,沒有農藥和抗生素殘留。因為生產人員的專業、環境的乾淨衛生,並且秉持著預防勝於治療,科技環保健康的信念,豬肉自然美味。
不但如此,蘇鵬也與母校屏科大攜手做產學合作,推廣技術,並且給許多欲返鄉的農民青年許多過來人的建議。
2020-05-07│
2020-11-24│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