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責任編輯:何柏霖、黃韋翔
從撒下種子到採收果實,再到賣場販售,農民與種子商的交易、盤商與農民的交易,又或是量販店與消費者的交易,每一個階段都是市場買賣的一部份。坦白來說,要完成一個交易並不難,只要價格、規格和交易等條件談妥,就能成交;但如果要完成一筆好的交易,那麼就要心態正確,細選對象。
在一個酷熱的五月天,農民們喜迎暑假的芒果季。然而,卻有一群經銷商在挑選農民歡喜收成的芒果時,用鄙視的態度將品質不滿意的芒果丟棄在農民面前。站在一旁的金色大地李永盛經理,親眼目睹農民的心血遭到如此踐踏,感慨特別強烈。因為他知道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芒果上,種植任何作物的農民,其實多少都有遇過類似的經驗。
生產者從買家的角度出發,透過行銷手段來販賣商品,要將正確的東西交給適合的人,這才是一個良性的買賣成果。經銷商可以不喜歡農夫種出來的水果,但若需忍受他們不友善的對待才能成交生意的話,我們是否仍然願意把自己辛苦栽種的心血,交到對方手中?這便會產生許多的猶豫及考量。
一項好的商品可以讓消費者驚艷,讓他們感到物超所值,也可能在消費的那一剎提供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因此,李經理認爲,我們應該站在消費者,也就是買家的角度,來生產、行銷商品,從而製造一個極緻的消費體驗。從買家的角度去同理,才能獲取雙方最大的效益。
2020-11-24│
2023-03-09│
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