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一鄉一特產,是指每個鄉鎮都能結合當地特色,發展具有區隔性手工藝或食品特產的產業。那麼,講到官田,我們一定會聯想到的,便是菱角了。而官田的菱角為什麼會這麼有名呢?就讓臺南市官田區農會的林定億總幹事來告訴你吧!
說到官田菱角的起源,最早可以溯源至日治時期,自中國引進此物種。而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官田位於臺南的中心,旁有烏山頭水庫座落,地處嘉南平原,甜美清澈的水質灌溉了每一畝菱角田;也因此呀,官田出產的菱角各個飽滿且紮實,而且味道清甜。官田佔盡地利的自然環境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媽媽們在菱角的產季到來時,都指名要訂購官田菱角的原因喔!而說到目前臺灣的菱角產量,光是由官田所出產的菱角,便佔了全臺70%之多呢!
而說到採菱角,不曉得各位是否有聽過「採紅菱」這首歌呢?歌詞中提到「我們倆划著船兒採紅菱呀 採紅菱」,而這句歌詞也讓許多人仍以為現在的菱角採收,也一樣要乘船到湖中央才能採收。
林總解釋到,這是因為,在早期臺灣各地有種植菱角的地方,菱角田的種植範圍大多是一整片池塘,而可想而知,菱農們會先從岸邊開始慢慢地進行採收工作。而隨著菱農們越往池塘中央靠攏,水位越來越高,為了採得池塘最中央的菱角,菱農們竟然會齊心協力地划著小船呢,這也才因而有了採紅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謠。
再說到官田的菱角時,林總便微笑地說,其實呀,由於耕種方法的改變,在官田的菱角田,水深大約只有30-50公分,農民們大多是彎腰採收或是跪著,所以乘船採菱角的畫面,恐怕只能留在對歌謠的幻想之中了。但有一點特別有趣的是,由於採菱角需要彎腰或是跪著採收,也因此,菱角又被當地的菱農笑稱為「很跪的植物」,而在田裡採收的菱農都會笑稱自己是「跪婦」呢!
也常有人問林總,官田的水質這麼好,為什麼不種植其他更有經濟價值的水耕作物?而且現在菱角的市場越來越小,菱角儼然成為臺灣的夕陽產業,為何還要堅持繼續種菱角呢?林總便緩緩地解釋地說,菱角的種植期間在夏季,恰好與二級保育類的水雉的繁殖季節相符,而水雉的築巢與繁衍都仰賴菱角的葉面與葉柄,也因此,官田便身兼了生態與物種永續的責任,農會也全力地支持農民種植菱角,並隨時給予最即時與有力的幫助。
林總也表示,農會一直以來扮演的角色,便是協助農民將農產品送至北農拍賣市場進行拍賣與販售。然而,實際上決定市場價格的卻是盤商,就這樣,被盤商從中剝削的情況下,農民所獲得的收益是越來越少,也因此,官田區農會在去年決定要扮演盤商的角色,負責把握農民的權益,幫助農民獲得其應有的報酬。
最後,林總也提到,其實菱角不僅僅只有臺灣所產,也有自他國進口的海外菱角。為穩住官田菱角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官田農會也全力幫助菱角通過產銷履歷,官田菱角也因而成為全臺第一個獲得產銷履歷證明的國產菱角,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地食用,又可以享受到在地的優質菱角。
2020-06-03│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