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農業傳媒創造雙贏 關注農業議題從你我做起

2020-05-13

責任編輯:何柏霖、嚴翊文

李若松1985從屏東空軍預官退役,你們該不會以爲今天要介紹空軍軍官吧?在台灣報禁、黨禁逐漸開放的年代,李若松一腳踏入新聞界,跑遍各個領域的新聞;也曾在業務部門幫忙,透過他靈活的商業頭腦策畫過許多行銷活動,曾經讓家樂福電視單日的營業額超過一個月的營業額,他所報導過的領域都會迅速走紅,是一位非常有實力而且資深的媒體人!

讓農業融入報導,透過媒體讓農業紅起來,幫助農民賺大錢,這是他一直以來最想做的事情,他與農業的淵源是源自於他兒子去有農業首都之稱的雲林求學,於是他開始接觸農業。他曾經在2008年指導七年級生,針對雲林蔬果生產過剩的問題進行指導。直到他退休後,他仍然到雲林推廣國際教育,自然而然地與農業緊密結合。

李若松一直在思考農業與傳媒能不能創造雙贏,他後來發現農民曆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爲農民曆是農民的必需品,農民從日曆中知道24節氣,知道黃道吉日。於是他的報社發行了免費的農民曆贈送讀者,透過了農民曆中的廣告獲得了千萬收益。因爲農民曆有一整年的廣告效果,是華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他後來更針對寺廟以及民意代表推出客制化的農民曆,都獲得了不錯的成果。

由於對農業的議題的關心,他更發現了不同農業現象的出現,例如蔬果盛產價格崩跌,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是因爲缺乏可以幫助農民的農業媒體。所以他致力於發展農融媒體,就是農業和融媒體平臺。讓瀏覽量,農業跟廣告融合,邀請名人合作行銷農產品。讓農業圈以外的人,或者國内海外消費者看到喜歡的產品就可以馬上購買,方便金流與物流,減少中間商的剝削,使農民可以與消費者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解決農民在行銷方面的難題。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