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產品好,形象包裝不可少!

2020-11-24

責任編輯:嚴翊文、黃韋翔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人類生活資訊已呈現大爆炸。由於社群媒體的盛行,拍照打卡、梗圖趣文隨處可見,人類文明的視覺圖像也有了大進化。Facebook的按讚符號儼然超越英語、華語,成為世界最盛行的語言。李明道設計大師認為,視覺就是一種跨域疆域的語言,而視覺的創意來自於熟悉的場景。學會如何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進而一把吸引陌生人的目光!

李大師在為大明星設計海報時,總會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紙張中,將其設計成蘊含豐富資訊的超酷文宣品;而在舉辦世運開幕時,要如何結合臺灣元素,讓在地人一看便能觸發心底的鄉愁,就連外國人一瞧也會愛上臺灣?李大師認為,這些創意其實來自最貼近我們的生活,懂得將平凡事物湊合成吸睛又搶眼的設計品,絕對是這世代人的當務之急。惟有抓住路人的心,才可以製造更多的話題!

在理性的消費前,需要感性的命題,這個道理就連農業也適用。要在農人祭吸引人潮不是大問題,但該如何捕獲對農業全無興趣的年輕人,那才是根本所在。東部沿海的漁村部落想改造形象,李大師又是怎麼結合當地元素將原先的水泥建築、鐵皮屋村莊改造成頗具特色的文化小鎮?

農民的作物、產品再好,倘若缺乏合宜的視覺包裝,就容易淹沒在茫茫的市場之中。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卻美好的人事物,都正透過我們的雙手,透過這無遠弗屆傳播迅速的「圖像語言」,大聲朗誦給全世界聽!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