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Talk

喝過洋墨水的養殖漁業,我們可是很International的喔!

2020-05-14

責任編輯:王挺安、彭思伃

近年來,海洋捕撈漁獲量逐漸下降,也因此養殖漁業的提升是勢在必行,台灣的養殖漁業其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許多國家已導入高科技和自動化去進行養殖。但在台灣,許多地方仍維持著過去老一輩傳承下來的方法。此外,許多消費者仍對科技養殖抱持疑慮,包括品質和安全性等等,而這些都是未來台灣養殖漁業必須克服的部分。

年輕的養殖人的技術大多來自前輩的傳承,但這些前輩大多只告訴他們怎麼養可以養的好,卻很少告訴他們原因。而這些年輕人現在正努力的去了解前輩們能將魚養的好背後的原因,將這些方法轉化為語言或文字,來讓消費者了解養殖水產是品質好、可追溯的,這樣一來便可消除他們的疑慮。

科技的導入是養殖人接下來要做的,包括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這些科技在台灣仍尚未普及,這些科技能協助養殖人進行自動化的養殖、協助決策的制定,收集而來的數據除了應用在養殖本身,後續的加工、販售也能搭配AI去設計。

除了養殖科技外,劉建伸本身是做育種的工作,比起農作物的育種,漁業的育種少了很多,他提倡了一個「全民育種」的概念,由各地的人們提供育種的材料,讓人民一起參與整個養殖漁業的提升,進而達到推廣和宣傳的目的。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