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8筆搜尋結果,共2頁
從爺爺起家,歷經三代的傳承,洪正欣承接起老字號品牌的經營責任,隨著體悟到消費市場的改變、傳統市場的式微,以及超市、量販店的崛起;再加上現代人較注重食品安全,無標示的包裝較無法令人安心,從而促使了他改變以往的銷售策略,開始製作小包裝的豆芽菜,主要販售通路也從傳統市場轉變為超市、量販店等。 最後,洪正欣堅定地說,正如同宏昇芽菜一直以來的初衷,如何藉由生產優...
「你有想過,十年後的我們,還能夠吃什麼嗎?」 當生產農作的農地不斷流逝,臺灣將會面對嚴峻的糧食危機。根據農統計年報,臺灣2012年時仍有80萬公頃農地,短短的十年之間,便減少了3萬公頃。 如果你還不能領會到上面數據所帶來的衝擊,那麼,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30年突破85億大關,並於2050年逼近100億人口,至本世紀結束時,將達到112億...
不管是走進去餐廳享用美食,或是去超商購買蔬菜、水果回家自己料理,大家是否曾想過,口中的飯、手中的蔬菜,是從哪裡來?它們到底安全嗎?最後怎麼加工,才到自己手中後,才能安安心心地享用呢? 雲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高晟桓執行副總就提到,臺灣農業目前主要有食品安全和農業缺工兩大問題。偶爾新聞播出了哪個食品被驗出超標,或是檢驗出有農藥殘留,這些新聞都很容易造成民眾的恐慌...
我們常用「做牛做馬」來形容一個人心甘情願地辛苦工作。因為在過去,不管是牛,還是馬,為了要幫助人類耕作或運輸,總是從早到晚都在勤奮的工作。但今天,嘉農牧場的張麗卿副場長,要來顛覆大家「做牛做馬」的價值觀。 嘉農牧場的乳牛,可以說是供餐供宿的高級上班族,每天在短短四個小的〝上班〞時間,只要負責產奶、生育,其他時間就可以吃草、休息及玩樂。與此同時,還會有專業獸醫...
近年來,民眾開始習慣要在火鍋裡添加金針菇,去夜市裡也要吃烤杏鮑菇。這除了代表著我們的生活與蕈菇密不可分外,也充分表達了蕈菇已然成為臺灣民眾的日常消費食品。 目前威蕈多所生產的杏鮑菇,佔了全臺灣20%的產量。但大家想不到的是,威蕈多從創立,到目前在臺灣蕈菇中嶄露頭角,只花了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 在政府鼓勵建造太陽能電廠之際,威蕈多農業生技有限公司經理王嘉偉...
走在夜市裡,常會看見烤盤上翻滾著白白胖胖的杏鮑菇。燒烤後切片擺盤或裝袋,多汁的外觀讓人垂涎三尺。還有,在冬天煮火鍋時,除了肉類與餃類,金針菇、秀珍菇等菇類也都是臺灣人會購買的基本配料。這些對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菇類,你有想過它們還有什麼樣的用途嗎? 在蕈集團農二代方紹宇場長接手家業後,開始進行科技化改革。運用環境控制的高科技,更有效率地經營自家農業。方場長...
當原本是補教界的名師如何一腳跨入漁業變成臺江漁人的幕後推手,郭家羚說,其實國中時就已經種下了這個種子。國中的時候有位同學總是從家裡帶飯而不一起訂便當,原來他不買便當的原因是因為外面的便當不健康!這句話深深烙印在郭家羚心中,很多做加工產業,例如蜜餞的生產者其實都不太敢吃自己做的食物。 台江漁人...
家族五代都在台江地區養殖虱目魚的顔榮宏,因為不想累積數十年的水產養殖的經驗失傳,畢業於成功大學數學系的他放棄了原有出路,決心為家族企業發揚光大,創立了「台江漁人」。憑藉著十年下來的經驗,一舉獲得了2011年日内瓦發明獎的金獎以及銀獎。現在致力於推動台灣農業5.0的發展,希望能夠帶領著台灣的農業邁向世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