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35筆搜尋結果,共4頁
我們常用「做牛做馬」來形容一個人心甘情願地辛苦工作。因為在過去,不管是牛,還是馬,為了要幫助人類耕作或運輸,總是從早到晚都在勤奮的工作。但今天,嘉農牧場的張麗卿副場長,要來顛覆大家「做牛做馬」的價值觀。 嘉農牧場的乳牛,可以說是供餐供宿的高級上班族,每天在短短四個小的〝上班〞時間,只要負責產奶、生育,其他時間就可以吃草、休息及玩樂。與此同時,還會有專業獸醫...
為了配合政府推行2025非核家園,農委會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本,在臺灣農業區域尋覓可協助發電的場所。不管是溫室、菜園的屋頂,或是養豬場的沼氣再利用等,都是可利用的場域。而對養殖面積最大的臺南市來說,則可以在養殖魚塭上〝種〞綠電,也就是所謂的「魚電共生」。 在看似漁業與綠能雙贏之下,南縣區漁會總幹事陳崇德點出,魚電共生仍存在有許多問題。南縣漁會下的七股...
走在夜市裡,常會看見烤盤上翻滾著白白胖胖的杏鮑菇。燒烤後切片擺盤或裝袋,多汁的外觀讓人垂涎三尺。還有,在冬天煮火鍋時,除了肉類與餃類,金針菇、秀珍菇等菇類也都是臺灣人會購買的基本配料。這些對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菇類,你有想過它們還有什麼樣的用途嗎? 在蕈集團農二代方紹宇場長接手家業後,開始進行科技化改革。運用環境控制的高科技,更有效率地經營自家農業。方場長...
人類社會有營養師,但你可能不知道,動物世界也須要有營養師。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豬肉來說,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停留在廚餘養豬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豬是一種嬌貴的動物,想讓豬隻長得健康,是必須用盡心思,耗費苦力的。無論在飼料,還是飼育環境的規劃,都有著一套科學化的標準,鄭惠如董事長就是這套科學化標準的制定者。 奕昌...
在亮麗的外表下,很難看得出胡馨元從事的是溫室產業。胡總經理從小就成績優異,但為了要幫助家庭生計,她放棄升學,一腳踏入職場。幸虧在農校、商專、工作輾轉累積下豐富的經歷,從中吸收了許多農業和商業的相關知識。在這些辛苦過程中所練就的能力,也讓她成為了家族企業「皆展溫室」發展科技溫室不可或缺的推手。...
對漁村的老一輩來說,養殖漁業已然是一項夕陽產業,因為少有年輕人願意承繼,而他們也只能埋頭苦幹,做一天算一天。當年聽到了這番話,蔡長材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傳承漁人魂,並為養殖漁業注入活水。如今他正一步一步實現這份理想。 宏洋水產...
過去養殖魚類只能透過漁人從早到晚辛勤檢查魚塭,才能得知塭池現況,好讓魚長得健康、壯碩;而今只要有手機就能掌握天機,便可知道魚塭溫度是否適當、魚塭裡的魚吃了多少飼料等,漁民可以即時進行改善。在這個機不可失的時代,你真的清楚手握的這個幾吋螢幕,倒底暗藏多少玄機嗎? 亞太電信 林俊伸...
累積活動經驗、獲得語言認證這些刷履歷的方式,想必對你我而言並不陌生。但你知道嗎,現在連餐桌上的魚也得跟著求職者一起刷履歷?在經過那麼多次的食安風暴過後,人們對於飲食安全更為要求,常常跟「不安全」做連結的冷凍食品更成為了首當其衝的目標,但其實加工食品也可以既安全又健康。 陳雅琳 魚之達人建立了冷凍魚的產銷履歷,幾乎可以讓你將魚的一生看透透,就連魚媽媽也沒那...
胡炳輝來自於嘉義新港皆展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在做溫室的搭建。他從小就在嘉義新港成長,是個實實在在的農家子弟。小時候家裏依靠種植水稻爲生,但是家裏面只有兩畝的水稻田收入並不高,生活很困苦,讓他萌生考公職改變家境的念頭。 皆展...
你曾經是否有想創業過的念頭?一般大家想創業都是在年輕有衝勁的時候放手一搏,邱信富則跟大家相反。他在成立這家公司前他主要從事金融業將近20年的時間,50歲那一年,身爲農家子弟的他,由於對農業有一份特別的情感,於是便南下雲林,開始了他的農業創業之路。 晁陽...